——记白山坪煤矿机电队支部书记罗友福
作者:李康保 发布时间:2011/7/13 点击数:500
有这么一个人,身材瘦小,健步如飞,做事雷厉风行,困难面前沉着冷静,为矿井机械维修、安装化解了多少疑难,为企业创造了多少价值,已无法计算,可我们看到的:是他“模范共产党员”评过6次,“优秀党员”评过6次,“先进个人”评过5次、“五好职工”评过3次,参加工作的30年,“劳动模范”、“优秀工会积极分子”、“文明职工”、“安全标兵”等等,获得过各类奖项27次,这其中有白沙煤电集团的“模范共产党员”两次,还有湘煤集团百日安全迎奥运“先进个人”,湘煤集团的“优秀共产党员”。他就是一直坚守在机电岗位上30多年的老党员,白山坪煤矿机电队支部书记罗友福。
要问他怎么会获得那么多的荣誉?这还得从他参加工作时说起:当初,他从白沙技毕业分配到白山坪煤矿的时候,他就怀着满腔热情投入到矿山建设之中,在工作中任劳任怨,通过不断学习、刻苦钻研,他成了业务精通、技术过硬、能力较强的骨干钳工。又从一名普
通的钳工逐渐成长为党支部书记。当上支部书记的他,更加注重设备检修和配件加工质量,积极组织连队职工开展节支降耗、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小改小革等活动,不断提高队伍综合技术素质。
93年,暗付井安装一台新绞车,让他感到棘手的是,从未参与过绞车安装,经验不足,况且,这次厂家并没有派专家到矿指导安装,他们必须独立安装完成这台绞车。那时,已是班长的他,尽管新绞车的安装在他的脑海里是一片空白,但是,没有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带领机电队的一般兄弟,摸索着干,这时,他那平时就爱学习,勤钻研,不解难题不罢休的毅力,让他更是来了精神,在动手安装绞车时,对着图纸,一个配件一个配件摸索着配装,边安装边思考,他在弄不懂的时,先放下来,然后利用晚上的时间,翻看有关书籍,研究图纸,经过苦苦思索,每一个疑难到了第二天,再回到安装现场时,已经迎刃而解了,同事们都有些奇怪,大家都苦苦思索也找不出解答,而他只过了一个晚上,就熟悉得如同理手,真如传奇故事里那样,象有一个神秘的高人在指点,同事们问他高人是否存在?他总是幽默的说:对,是有,但它在“心里”。正是他的克苦钻研,思路越来越清晰,零部件安装越来越顺利,本来计划用2个月时间安装完成的,竟然提前了15天。
罗支书的克苦钻研,不仅仅只是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对那些原本设计上的缺陷也用心琢磨着。比如,他对绞车对轮销子的改进,一年就可为矿里节约上万元资金。现在矿用绞车对轮使用的销子基本上是铁镙杆,可能厂家考虑的是,绞车运转速度快,牵引力大,用铁销子耐磨性强,也正是这种原因,恰恰对对轮损伤是最大的,由于牵引力的作用,销子的套孔只要有一点损伤,就会迅速扩大,甚至是几天或10多天时间就会使对轮无法再正常运转。对此,罗支书想到了用木销子代替铁销子,第一,木销子它是成本最低廉的,第二,木销子对对轮是不存在损伤的,而它的工作效果是一样的,正是这样的改进,降低了投入成本,更加有效的提高了绞车运转性能。
2006年,市场对煤炭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没有煤炭质量,就意味着失去用户。于是,矿里把保煤质当成是保饭碗工程。为保证煤炭质量,矿里对原来的风选系统进行改造,要求在10天内完成,时间短,任务重,这对钳工领头的罗友福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因为,这时候机电队除了正常的维护维修以外,还要将全井所有老化的机械设备进行更换,任务本来就非常艰巨,可筛选系统一刻也不能延误,罗支书只好把队伍精心安排,兵分三路,值班钳工保障维护维修,一路更换老旧设备,他则组织几位钳工在煤仓改造筛选系统,因为考虑时间,他们都是加班加点,罗支书自己几乎是24小时在筛选系统安装线上,饿了就在工地上吃饭,困了就在工地的地板上趟一会儿,有了点精神起来接<
白沙信息版权所有![]() |
电子邮件: 108778073@qq.com |
湘ICP备10202670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