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资讯 〉白沙动态
红卫矿业杯征文——矿工的执着


作者:隆世阳 曾成成   发布时间:2009/12/7   点击数:430

在红卫公司沈家湾矿有这么一位普通的矿工,凭着他对煤碳事业的执着,由一名农村汉子到一名普通煤矿工人,到一名生产骨干,再到一名组长,在煤矿二十多个春秋里,一步一个脚印,在纵横交错的千里煤巷里,书写了一篇篇壮丽的诗章。他就是周作礼同志,今年51岁,他那执着献身煤矿事业的恒心和不折不扣的岗位奉献精神,在沈家湾矿广为流传。他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优秀采掘大工,红卫公司最佳采掘工人等光荣称号。

周作礼对工作的认真、做事的执着。

1988年,已近30岁的他从农村招收到沈家湾矿当了一名掘进工。进矿伊始,他对矿井的一切还有着许多的新鲜感。但下井的第一个班。看到井下那纵横交错的巷道、黑不溜秋的环境、压抑的空间。特别是初次罐笼下井,使他两耳发鸣,提心掉胆。妻子听说后,哭着劝他回家。但他觉得一个男子汉不能因这点难而当一名逃兵。即来之则安这,这么多工友能干得下,我为什么干不下。就这样,他在矿井安营扎塞,横下一颗心,发誓要做出点成绩不可。他心想,要做好工作,做小工是不行的。入矿不到两个月,他就干起了大工。刚刚做大工的时候,他不懂得打眼、放炮的技巧,就虚心请教师傅们,看到他举起风机布炮眼,汗水和着岩浆顺着两臂淌下。常常劝他休息休息,也劝他干脆做小工算了。但他却不肯休息,生怕自己的业务不能精通,不能独当一面。硬是凭着那股执着劲,极快的学会了巷道掘进的布眼、打眼、放炮等一系列操作流程。由于他勤学业务技术,在短短的2年内就由小工提升为组长,担任组长后他更是知道工作责任的重量,明白自己的职责,他所在的班组从未出现过伤亡事故,更是带领大家月月完成矿下达的作业计划。

记得有次他带领组员在某巷道岩掘时,由于水管的故障只剩最后3个眼未打成,组员都要求违章打干眼来完成当天的计划,他当时就坚决的否定,说必须修好水管再作业,更是告诉大家,无水搞不成就不搞,打干眼容易造成职业病,后果十分严重的。由于他对工作的认真,有一小部分人都不愿意跟他在一个组,说他要多做许多“闲事”。正是他喜欢 做“闲事”,为矿、为队、更为他在以后的安全生产中奠定了很好的工作基础。

由于工作的需要,1998年周作礼调入采二队任组长,工作时更是任劳任怨,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他就熟练掌握了采煤的每道工序,也深谙挖煤的技巧,且每月出勤达28天以上,居全组之首,经常受到了连队及矿的奖励。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他在采二队一干就是10多个年头。也是该矿在生产一线的农民工干得最久的一个。 2009年,采二队所在的26610溜子道受顶板压力大,支护强度大等原因,在工作面生产条件极差的环境下。有处严重炸包,U型棚子变形严重,需要及时反修。于是周作礼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一个矿工的高尚情怀,那天,他做完了自己范围内的工作,组织五位员工,经过十多个小时的努力,将26610溜子道变形的棚子反修好,处理好存在的安全隐患。他以强烈的安全生产责任感,按章作业,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今年以来,该组已消灭了轻伤以上事故,工程质量优良品达到了80%,消灭了不合格品,共安全生产原煤2万余吨,完成全矿原煤产量的25%。特别是今年11月份,他们借矿安全生产的强劲东风,全组员工团结协作,克难而进,大干快上。完成原煤产量1300多吨,超产400多吨完成原煤生产任务,为该矿顺利完成全年生产任务作出了积极的<

 
白沙信息版权所有手机访问 地址:湖南省耒阳市白沙路1号 邮编:421800
电子邮件: 108778073@qq.com
湘ICP备10202670号   湘公网安备 430481020001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