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资讯 〉白沙动态
安全工作手段要因地制宜
作者:陈玉梅 发布时间:2009/7/31 点击数:391
作者:陈玉梅 发布时间:2009/7/31 点击数:391
近日,笔者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西江苗寨每天安排人定时鸣锣提醒防火;发生火灾,处罚的是120斤米酒,120斤糯米,120斤猪肉,120斤蔬菜;拒交的话,由当地德高望重的人出面处理。这一做法,让人惊叹更让人称道。
众所周知,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各个部门、各个地方、各个单位,甚至是各个时段情况迥异。那么,我们的安全工作手段就要因地制宜,执行起来方能游刃有余。
像西江苗寨,是因为当地85%以上的房屋为木质结构,容易发生火灾,处罚的不是人民币,是因为当地是国家级贫困县,让老百姓拿出钱来不容易,让当地德高望重者处理拒交问题,符合当地的民俗。
然而,现实生活中,许多的企业、部门为搞好安全生产,确实制定了许多强有力的制度和措施,可收效却不大,有的甚至使员工产生抵触情绪,反而更加影响了安全生产。如:对“三违”现象的处罚,绝大多数的企业和单位都是给予罚款。既不分析产生“三违”的原因,也不考虑“三违”人员的经济能力。如此一概而论,制度执行起来就不会畅通无阻。
究竟如何抓好安全生产?关键就是工作手段要因地制宜。要根据各企业、各单位的实际情况,从业人员的经济收入,监管力量等情况,找准事故多发的症结,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对症下药,才会取得成效,安全工作才会事半功倍。
白沙信息版权所有![]() |
电子邮件: 108778073@qq.com |
湘ICP备10202670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