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 文 发布时间:2008/9/2 8 点击数:549
倒过去三年半时间,荆草坪矿的人提起采三队,没有不摇脑壳的,因为那是一个大家公认的“懒汉队”,就连采三队的职工自己也不避讳这一点。
然而三年半过去后,这支以“懒汉”为主体组成的采煤队,不知不觉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不但职工收入让人羡慕,而且为矿里输送了几位队干和一位副矿长。
是什么力量让采三队发生了这种令人刮目相看的变化?
知耻后勇
故事还得从采三队组建开始说起……
2004年底,荆草坪矿因储量落空,接替紧张,采煤队被一分为二,分别组成了采一队和采三队,以便让他们各自自釆自掘。采一队队长就是原采煤队队长,在用人上自然抢占了先机,把一些平时不太勤快、不太听话的职工统统剔了出来,甩给了采三队。刚刚被任命的采三队正副队长彭德友和陈春华,看到这样一个首发阵容,脑壳都是大的。这哪里是采煤队,分明是收容所嘛。他们双双找到矿领导,好说歹说,总算又挖来了周志信、李军、吴继新三名骨干。
随后两名队干逐个逐个地找职工谈心。他们言辞恳切地对职工说:“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鼓起干劲做出成绩让别人看看,我们也是好样的;要么破罐子破摔,让别个看不起。”大工周志信、向生福、秦春喜、李军、吴继新,助理大工李红星、谷文维等心里早就憋了一肚子气,听队长这么一说,哪里还坐得住,纷纷表示:别人能做到的,我们同样能做到。
几天后,彭德友召开了全队职工大会,开门见山地说了自己的想法:“你们都是别人不要的人,我们队也被人安了个‘懒汉队’的名。难道我们就愿意这样被别人看不起?我们也不比人家少一只手,短一只脚,为什么不做出点成绩让别人看看?”
队长一番煽情的话,煽燃了职工心里一把火:是啊,难道我们就真的愿意做矮子,一辈子让人瞧不起吗?我们也是血性男儿,别个能做到的,我们为什么做不到?这样一番议论,大家的血渐渐热了起来,劲头也慢慢鼓了起来。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彭德友和陈春华分两班轮流到工作面跟班,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为了提高工时利用率,他们率先从周志信班组开始,实行大小工一起拖材料、拖完材料再分工的制度,并亲自带单体到工作垱头,从不空手到垱头。两位队干如此,大工们自然不好意思不带材料……一个月下来,不但超额完成了任务,职工收入也有了大幅提高,职工人平工资竟突破了3000元!工友们数着一叠钞票,腰杆子不觉挺了起来。
薪火相传
要说采三队能够在短短几年间发生如此变化,队干们的作用不可埋没。这些年来,先后在采三队担任过队干的有黄文术、冯淑平、李茂虎、雷新华等。
黄文术曾长时间担任荆草坪工区副主任,他虽然身材瘦小,在职工中的威望却很高。他经验老道,作风凌厉,敢抓敢管,赏罚分明,工人们都服他。他在采三队一直干到正式退休。
后来被提为荆草坪副矿长的雷新华,是在采三队最困难的时候临危受命的。那是2007年3月,采三队在
白沙信息版权所有![]() |
电子邮件: 108778073@qq.com |
湘ICP备10202670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