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山坪公司:周庆晖、何名聪、陈利平、朱资 发布时间:2008/5/15 点击数:586
白山坪矿业有限公司是2004年启动破产程序,2005年2月完成资产重组的国有企业,公司下属龙塘、白山坪、磨田、大岭四对矿井,2008年的产量是37万吨(其中大岭矿为9万吨)。全公司现有员工1839人,其中采掘员工1085人,专业技术人员123人。公司党委下设党总支4个,直属党支部2个,基层党支部19个,党员总数236人。近两年来,白山坪公司党委在湘煤集团公司和白沙矿区安全生产管理局两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党委“主题”活动,不断改进、创新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把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与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结合,与员工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使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贴近生活、贴近员工、贴近实际,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2007年公司在大岭矿水灾影响未恢复生产的情况下安全产煤289973吨。今年继续保持了安全生产的良好态势,1-4月份,安全产煤89037吨,开拓进尺325.5米,剔除冰灾对二月份的影响,均超额完成进度计划,由于党委工作思路的调整,目前队伍稳定,矿区和谐。
一、创新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以“感情、环境、待遇”稳定队伍留住人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是新时期改进和创新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公司破产改制后,用工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全民工”变成了“合同工”,员工与企业的双向选择更加灵活自由,加之煤矿特有的艰苦环境,那些符合退养、退休条件的员工都离开了工作岗位,甚至一些没有达到退养、退休条件的生产骨干、工程技术人员和一部分重组上岗的采掘员工,因受周边小煤窑待遇的诱惑,也在“去和留”的选择上彷徨观望。“如何稳定员工队伍,如何留住、培养工程技术人员”,逐渐成为企业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课题。面对这一难题,公司党委班子高度重视,也清醒地认识到:只有稳住人心、稳定队伍,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
“留人必须留心”。公司破产改制后,员工身份的改变,导致思想情绪波动很大,一段时期以来,队伍很不稳定,员工的流动很大。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问题,公司党委变被动为主动,积极组织一批中高层管理人员、基层党支部书记,广泛深入群众,走访骨干员工,与他们交心通气,沟通思想,宣传政策,动员下海及正在观望的工程技术人员归队归心,服务煤炭事业。使那些业务能力强、工作又扎实,当过劳动模范或者技术尖子准备到外面打工的员工,更深入地了解到了公司的政策和国企的优势,看到了公司班子的决心和信心,都留了下来。还有不少原是打工族的技术工,通过亲戚的介绍应聘上岗,凭自己过硬的技术和勤奋的工作,很快成了生产骨干。
细致的思想工作能稳住人心,而生活上的关心和照顾能温暖人心。年复一年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让许多困难员工家庭感受到了党委的关爱。2008年春节前后,在抗冰救灾的紧要关头,公司各级党政工的负责人仍然挤出时间,冒着严寒和冰雪,走访慰问特困党员、伤病残员工、困难员工、低保户,使他们深受感动。
部分员工“居无定所”的问题,是公司党委一班人重点关注的重要问题。如何改变煤矿留给人们“居住条件差、生活环境脏、收入低、生产环境恶劣”的印象,为员工创造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达到以“环境留人”的目的呢?公司党委通过走访和比较,拿出了方案,一年多时间,公司投入近300万元修建了设有探亲房的单身员工宿舍144间,总面积2000多平方米;投入150多万元改造了四矿饮水设施,绿化美化了矿区环境;投入50余万元增设了职工娱乐室、健身房等活动场所,逐步改善了员工居住及生活条件,让广大员工深深感受到企业的美好前景和发展希望。目前,除白山坪矿因客观条件的限制暂时还满足不了员工“安家煤矿”的愿望以外,其它各矿均实现了员工“安居乐业”的梦想。
思想最活跃,也最容易流失的人才,往往是有一技之长,掌握了一定技术的员工。公司党委在积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关心他们工作的同时,出台了“以薪留人”政策。近年来,工资的分配向技术岗位倾斜,提高了专业技术人员和采掘技术
白沙信息版权所有![]() |
电子邮件: 108778073@qq.com |
湘ICP备10202670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