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资讯 〉白沙动态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记白沙电力公司抗冰抢险的勇士们


作者:陈英  发布时间:2008/2/20   点击数:689

 

一张张脸冻得发紫却朝气十足;一双双眼睛充满血丝却干练有神;一只只手冻得肿胀却刚劲有力。

在被冰雪包裹的崇山峻岭里, “一二加油、加油……”铿锵有力的号子声,响彻山林!

在百里矿区,在受灾的供电线路上,“哪里有险情,哪里就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这是白沙电力公司抗冰抢险的勇士们的真实写照。他们不计个人得失,不畏艰难,顽强拼搏、勇于胜利,在抗冰保电的关键时刻,在企业最需要他们的时候,冲锋在前,战斗在前。

驰骋战场的“急先锋”

电力公司供电所外线工段是这次抢修工作的主力军,更是抢险队伍中的“急先锋”。从26日开始,由于灾情不断恶化,盐沙电网各条线路相后被迫退出运行,供电网络告急!矿井安全告急!居民生活用电告急!面对天气寒冷、抢修环境恶劣、抢修任务紧迫等严峻形势,供电所的抗冰保电先锋队员们顾全大局、英勇无畏、昼夜奋战,鏖战冰灾。他们用血肉之躯,与冰雪搏斗,与时间赛跑,以顽强的毅力和钢铁般的意志,奋战在抗冰抢险的第一线。

今年已54岁的供电所经理周云生,始终带领领导班子成员身先士卒,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根据抗冰抢险指挥部的部署,他奔波在各个抢修现场,冷静安排处理各类故障,针对线路损坏和各矿井的危险情况,果断采取“集中兵力、突击抢修、逐线抢修”这一有力措施,确保抢修一条,成功一条。由于劳累过度引发胃痛,他就把止痛药带在身上。抢修时,他全身湿透又来不及回家换衣服,导致患了重感冒,到医院打完吊针后又赶到抢修现场,带病坚持在抢险一线。

外线段段长刘峰林,灾情发生后,他与公司领导连续几天奋战在白盐线、盐淝线抢修现场,由于天黑坡陡路滑,几天下来不知摔了多少跤,右手臂被摔得又肿又痛,当得知抢修珠水线紧缺上杆的外线工时,立即打消了休息的念头,咬紧牙关,在支援队伍的协助下,最后一个人攻下了两座电杆的抢修任务。

元月27日,副段长鲁力国带领青工雷飞、曹继伟等人,刚刚从白淝线抢修的电杆上爬下来,又会同所里其他同事,急忙赶到珠电线3#铁塔抢修现场,处理塔尖断裂、导线掉落事故。当时是晚上7点钟,天色已暗,鲁力国、雷飞俩人脚缠布条,小心翼翼的爬上20多米冰冷的铁塔,除冰、挂滑轮、收线、紧线,一切按章操作,踏踏实实。由于塔尖断裂,有一股导线的瓷瓶和跳线必须重新布置并安装,加上到2#塔的距离较长,施工环境复杂,他们与其他单位组成的支援队伍,齐心协力,连续奋战10个小时,于第二天凌晨500抢修成功,为白沙电厂电量输出抢救了一条“紧急通道”。

元月30日晚上1000,盐沙电网主干线——白盐线全部故障都已清除,具备送电条件,但两次试送电都不成功。经过仔细分析,确定是又发生了新的故障。于是,抢修人员又拖着疲惫的身子,披冰斩棘,巡查故障。深夜12点,找到故障点后,外线段身材苗条的青工唐杰,主动要求爬到电杆上处理故障。当时,山上伸手不见五指,气温在零下3度,电杆周围覆冰达40毫米厚,18米高的杆子就像涂了层黄油,平时上杆只要10多分钟,现在足足花了半个多小时,而且仅靠下面两盏矿灯的光线实施作业。电杆底下所有的人都为他捏了把冷汗,但他凭着这几年在外线段练就的过硬本领,顺利地处理好故障,为白盐线的投运扫除了最后一道障碍。

外线段青年党员梁鹏、曹文,都是退伍军人,有着良好的身体素质。天寒地冻,挡不住他们的抗冰抢险的热情。抗灾抢险过程中,他们主动要求到最艰苦、最危险的地方,在杆子上连续工作45个小时是家常便饭。由于气温太低,冻雨落在身上不一会儿便结成了冰,登杆用的踏板和麻绳早已包裹上一层冰雪,加上长时间在杆上作业

 
白沙信息版权所有手机访问 地址:湖南省耒阳市白沙路1号 邮编:421800
电子邮件: 108778073@qq.com
湘ICP备10202670号   湘公网安备 430481020001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