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谭良驹 发布时间:2007/11/3 点击数:884
(二) 竞 聘 上 岗
谭良驹
我们握了手。
这山,这水,这人,已不是“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的记忆。这是在粤西的南海之滨。站在我面前的李萍,就是邀我到这儿一所贵族学校应聘的老同学。
相别18年的萍,虽不失美妇人的风姿,却没有从前那般靓丽。
“发福了,肚皮凸现起来了。因公还是因私?”萍摇着银铃般的嗓子在调侃着我。
“惭愧!人到‘不惑’,自然现象嘛!”
“还文绉绉哩,恐怕是嫂夫人太贤淑了罢,看把你伺候的!”
“你看你,犀利利的,还象当年。……应聘的事有戏吗?”
“ 错不了,晚8点就看你的了。”
教室,电灯通明,大理石铺就的地板,前后都设立着油漆锃亮的讲坛, 四块偌大的毛玻璃黑板,由电启动着向上下左右滑移。一台台电脑摆放在整齐划一的课桌上。这里有30多个应聘的老师早端坐在此,显现出肃穆堂皇的气氛。
我寻位坐下。主考老师说:“今天来我校应聘的都是全国各地教坛的精英。诸位愿意加盟我校教学,谨表示真诚的谢意……,这里是文史哲应聘老师的考室,那边是数理化应聘的老师的考室。现在先笔试,然后再讲课考核。文史哲试卷各不相同,但都有一篇自拟作文,目的是……”
好啦,好啦!我在心里祈念着。我虽然当过10年老师,但经过10年机关磨合后,早失却文人自挠的脾性了。我巴望着他别再噜苏。
试卷终于发了下来,考场上嚓嚓的写字声熟悉而陌生。不知久经沙场的老将临阵是否也有怯懦,可考场上曾为老师的我心里却有几分发毛了。镇静些,镇静些,我这样自勉着。
还好,我常写点短论杂谈见诸报端,现在自拟作文时它们纷纷从我的脑海跳到我的眼帘,我信手拈来《为师者不可糊涂》写在了答卷上:
“学生问我:教导主任,有一老师不佩戴校徽,佩个‘难得糊涂’的胸章,这‘难得糊涂’作何解释?
白沙信息版权所有![]() |
电子邮件: 108778073@qq.com |
湘ICP备10202670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