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资讯 〉文学作品
正统媒体遗忘的节日


作者:彭旺强  发布时间:2007/8/30   点击数:1313

      

    今天是阴历七月十五,外面鞭炮阵阵响起,跟清明差不多,想在外面散步,却与平常不一样,没有几个人影。只有一些人虔诚在烧香、烧纸钱、放鞭炮,还放了很多着色的食品。此时才想起,这几天是中国传统的鬼节,春节后半年了,虔诚的人们为了能使先主有能丰衣足食,半年了给他们送去,钱物以免下半年忍冻挨饿。
  据说每每到这一天,去逝的先主就会找到自己的后辈,去分享归他所有的钱物,饱享下半年。在我的老家,在阴历七月十四,是给自己的先辈准备各种东西,有纸钱、纸衣、还有満満的一桌好菜。在傍晚时,开始烧香、烧纸钱、烧纸衣、放鞭炮,嘴中还念有词,希望先主能近快地找到,好好的享受一下晚辈给他们的佳饶,也希望先主能有精力保佑后辈们岁岁平安。随后,找到自己的钱、衣服,到阴间好好的享受一下,便可以无忧无愁过生活了。阴历七月十五,有好的人还要烧,还要准备一丰兴的一桌,给那些没有后人的孤魂,让他们安心不随处乱撞。
  小时侯,看到大人们都在虔诚的做着的时候,还天真在问:“为什么我没有看有人来领?”,有好心大人就会说:“来了就有会风。”此时突然来了一阵风,带着烧的纸灰和烧香的烟打了几个转,除除的升起,此时,大人说:“这就来了”。我也相信真的被先主带走了,只是心还不断的念念有词:“保佑我!”。
  当然也有的说:“人是看到的,只擦了狗的眼死才能看得到。”虽然没有去做过,但心里还是想着有一天能做到这件事,能看看先主是什么样子,不过自从小时候看了《画皮》以后就再也没有这个念头了。虽然能看到先主,但毕竟是鬼,有点恐惧。
  刚说到的纸衣服,实际上是红红绿绿的钱纸做的,上面还有字。老人做的时候还特别仔细,把纸裁好,小心翼翼地包好,还要在上面写固定的名号,还要到家谱上找下来恭恭敬敬用毛笔写的,有固定的规矩,稍不注意就会对先人不敬,先人就会生气不来了,这麻烦了,一年都会为这个担心。因此这些是要请一个读老书的人来做,我们这些读现代书的还不行,因此我特佩服他们;不过有什么格式,到现在我还没有弄明白。
  小时候爷爷就去逝了,亲眼看到他去逝的,因此很怀念他,想起来他的所做所为就历历在目。所以以后几年,每每到清明扫墓时,我们几个小孩就要先最好的纸,烧最多的香。每每到这一天,大人们为先主做纸衣后,我们还要不容偷偷摸摸地在送给爷爷的那里多加几彩纸进去;烧的时候,送给爷爷的份总是厚厚的,烧的最久,烧的烟最多,拉起的烟也最长的也,这样爷爷领到的最多,那么他就是最高兴的,我们几个人心里总是美滋滋的。
       说到这里,我想起有这样的一节日,为何不可呢??与我们一起生活的亲人走了,熟悉的朋友去了。因为有了他们才会了很多精彩,也因为他们的离开多了几份感伤,用一些形式去纪念他们,感谢他们的恩情,真是太好了。这比西方的感恩节的什么差呢??想起现在有很多人知道西方有感恩节,就鄙视自己没有这样的一节日,却没有发中国的乡间的老百姓以自己的方式在感恩。然而这却被大众媒体所回避,甚至贬低,在这里我只想说:“我们祖国博大精深,多去发掘,会有更多的精彩。”

 
白沙信息版权所有手机访问 地址:湖南省耒阳市白沙路1号 邮编:421800
电子邮件: 108778073@qq.com
湘ICP备10202670号   湘公网安备 43048102000139号